博康中醫脊醫綜合治療中心
頭痛原因你要知
六種常見類型頭痛及頸痛先兆
其實從頭痛的部位,也可以了解造成頭痛的原因,以下看看,有哪 6 種常見類型的頭痛。也不要輕視頸痛,當手腳麻痺時,便要加緊留意身體狀況,有可能患上肩周炎或其他病症。
一、頭部單側疼痛–偏頭痛
症狀特徵
為一側的頭部的同一部位反覆劇烈疼痛,但不是唯一的特點,有些病人會兩邊痛、後腦勺痛,甚至整個頭一起痛。也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及視覺的障礙的症狀發生。 症狀通常是中重度的頭痛 、單側發作 、博動性、抽動性的疼痛,像是血管一跳一跳的感覺 、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 、噁心或嘔吐、畏光且怕吵。
會引起偏頭痛的原因:
環境變化,像是天氣、溫度、濕度、光線、氣味的轉變等
日常壓力,包括學校、家裡、人際等壓力
吃了會誘發偏頭痛的食物,如巧克力、芝士、熱狗,還有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等
舒緩頭痛方式:
規律的帶氧運動。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說,他的患者有很多是開始運動之後,頭痛的程度、頻率都下降不少。(參考文章:偏頭痛怎麼辦?醫師教你了解偏頭痛原因、症狀、治療、保養舒緩,用 6 種症狀自我檢測)
二、頭部前額兩側疼痛–消化系統導致的頭痛
症狀特徵
前額左右兩側產生不適,此二側是胃經的開始,與腸胃道的消化系統有關,例如容易胃脹氣、胃灼熱、胃食道逆流,或者經常性便秘、吃宵夜吃得太油膩的人,就容易引發側額角頭痛。範圍在前額與眼睛周圍,常會伴隨有腸胃、腎或膀胱疾病。 症狀:感到噁心、想吐、臉色慘白、嗜睡沒精神、沒有食慾、腹部偏頭通通常來得突然且嚴重。
會引起消化系統導致頭痛的原因
消化不良
腸道寄生蟲
急慢性胃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
肝功能不全
有時候也與飲酒過量、食物過敏還有食品的防腐劑有關係
舒緩方式
找出是否有消化系統問題,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三、上頷及兩耳鼻樑疼痛–竇性頭痛
症狀特徵
在鼻竇中增加的壓力,會導致與頭痛相似的疼痛,會伴隨有其他鼻竇症狀,如:流鼻涕、耳朵脹滿感、發燒、以及臉部腫脹等。 症狀:臉頰、眉毛、額頭多處疼痛腫脹、鼻塞、嗜睡、上排牙齒疼痛。
會引起竇性頭痛的原因
過敏反應
腫瘤
鼻竇感染
舒緩方式
多喝水和使用濕度調節器或鹽水噴鼻對竇性頭痛的治療會有幫助
四、前額及後頸部疼痛,頸痛–壓力性頭痛
症狀特徵
壓力型頭痛是造成頭痛最常見的原因,這類患者往往感到頸部肌肉僵硬、肩部痠痛,且頭部兩側有被壓迫、隱隱作痛的感覺,有時牽連後頸部、前額,甚至整個頭部都有隱痛感,彷彿戴了頂沈重的帽子般。症狀: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壓緊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非博動性、感到噁心、想吐。
會引起壓力性頭痛的原因
身體太過疲累
長期身心壓力過大
舒緩方式
中午可以午睡一下,便可改善頭痛情況(相關閱讀:長期焦慮、緊張讓你頭痛?緩解壓力性頭痛這樣做)
五、頭皮太陽穴及頸背疼痛–緊張性頭痛
症狀特徵
疼痛的感覺像是整個頭被綁或被壓得緊緊的,有些人是一整天都痛,大部份的人是中午到傍晚特別痛,這類頭痛發作時主要位置在整個頭部,也會延至頭皮、太陽穴及頸背位置。症狀:伴隨頸肩僵硬症狀、頭暈、感到噁心、想吐、對噪音和光敏感。
緊張型頭痛的常見症狀:
輕微至中度的疼痛
整個頭部都會感到疼痛
一整天都感到疼痛
一起床就開始疼痛
疲倦、難以專注
對光線和噪音敏感
全身肌肉痠痛
頭部長時間劇痛、頭痛欲裂、有灼燒感
頭部單邊疼痛
疼痛常出現在單側眼窩後面或眼周,並只會發生在同一側。
一天下來疼痛會慢慢減弱,但隔天又會再度出現。
會引起緊張性頭痛的原因
肩頸肌肉因過勞而引致肌肉繃緊
無法放鬆
飢餓
缺鐵
舒緩方式
放鬆心情,做伸展運動,按摩肩膀、頸部、頷部及頭部的肌肉
六、橫貫前額疼痛–焦慮性頭痛
症狀特徵
特徵是疼痛橫貫前額。可能是因為焦慮,長期下意識的繃緊肌肉所導致。 症狀:容易失眠、情緒不穩定、注意力跟記憶力下降、嚴重可能會造成憂鬱症或是焦慮症。
會引起焦慮性頭痛的原因
長期下意識的繃緊肌肉
個性較為焦慮者
舒緩方式
少喝咖啡或茶、按摩頭部、放鬆一下
如果有這些情況,或嚴重至手腳麻痺,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上述頭痛性質只能初步的緩解症狀,如果還是持續的不舒服應盡早給醫師檢查
除此之外,如果頭痛的程度已經嚴重到以下症狀,建議直接去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才不會延誤到黃金治療時期喔!
若出現以下情形應尋求醫療協助:
突然有劇烈疼痛
發燒、頸部僵硬
因頭部受傷、跌倒,或受到衝擊而開始頭痛。
起紅疹、意識不清、痙攣、虛弱、視力異常、說話困難。
經過治療後頭痛仍沒有改善
頭痛的原因
可能是環境、疾病,或從事的活動所造成,可能引發原發性頭痛的常見原因有:
喝酒
食用特定食物,或含硝酸鹽的加工食品,如煙燻肉。
缺乏睡眠、睡眠品質欠佳
姿勢不良
三餐不正常
脫水
壓力、憂鬱、焦慮
運動不足或過於激烈
濫用藥物
吃冰冷的東西
頭痛的風險因素
許多因素都會增加頭痛的風險,尤其是下列幾點:
家族病史
年齡:40歲以上較易偏頭痛。
性別:女性頭痛的機率比男性高3倍。
荷爾蒙改變:生理期前後較易頭痛。
頭痛的診斷與治療
以上資訊並非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留意若有以下情況,便有可能患上直頸或其他頸椎問題,不要輕看頸痛。
肩頸酸痛、僵硬
寒背
手麻痺
時常頭痛 / 暈眩 / 耳嗚 / 作嘔 / 頸痛
頭部轉動時有拉扯感覺
頭向後仰會疼痛、不適
常見的頸椎問題是出現直頸、頸椎退化、頸痛等情況,雖然痛症未必好嚴重,但始終會成日令你感到困擾、無精神、影響外觀。
頭痛高危一族
短暫張力性頭痛的高危發病年齡是三十至四十多歲的文職人員,教育程度愈高,頭痛或頸痛機會愈大。一般來說,面對工作壓力、情緒緊張、睡眠品質差,都會有機會誘發頭痛。再加上現代都市人都要長時間對電腦工作、電子產品機不離手,如果長期都處於不正確的姿勢下,可引致頭痛、暈眩、失眠、無法集中精神、頸痛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此之外,頸椎曾受創傷或家族有遺傳性的頭痛等都會增加患頸痛,甚至是頭痛的可能性。
如發現頭痛由頸椎錯位引起,脊骨物理治療師會以脊科手法治療,迅速的將錯位的脊骨矯正,同時以超聲波治療增加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每個個案的治療所需時間不同,不過頸痛患者完成治療後仍有機會復發,除多注意良好姿勢外,建議每半年檢查脊椎一次。
博康中醫脊醫提供一站式的痛症管理,以不同的治療方式為病人擊退痛楚。我們的醫療團隊括不同的專業醫護人員,中心亦引進最尖端的醫治設備,務求令頸痛及痛症患者得到最有效率及最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頸椎錯位引致頸痛
頸椎是脊椎的第一節。人類的頸椎位於頸部區域,一共有七塊頸椎骨,支撐着十二磅重的頭部。在整條脊椎中,頸椎活動的能力和幅度都是最大。其中頸椎第一、二節脊椎骨是脊柱的最上端,身體所有的神經線路,除了部份副交感神經外,都必須經過它們才可以與腦部聯繫,是容納最多神經線路的脊椎骨。而頸椎第三至第七節則負責頭部前後擺動。其中第二和第三節頸椎之間的關節,就正正處於頸脊椎上部與下部之間,負擔起旋轉和前後擺動的轉接工作,正因為要承擔起此繁重的功能,所以特別容易出現頸椎錯位,引致頸痛。
頸椎錯位會出現的症狀
通常頸痛由肩膊開始感到隱隱作痛,然後痛楚延伸到頸的位置。有些患者會感到頭痛,手臂亦可能會感到繃緊,肌肉僵硬;如果有骨刺增生,會影響神經系統,引致手麻痺和軟弱無力。有部分人甚至會感到眩暈、對光敏感或耳鳴等。
脊骨物理治療師如何醫治頸痛?
脊骨物理治療師會先透過X光查出頸痛的成因,如頸椎錯位等,再透過手法,利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將錯位的脊骨矯正,把頸椎復位,以及超聲波治療增加血液循環,痛楚感覺應可消除。每個個案的治療所需時間不同,一般情況下治療頸痛需要兩至三個星期。
一般而言,脊骨物理治療師都不會用藥去治療頸痛,因為研究顯示脊骨物理治療師能夠有效舒解頸部位潛伏病變導致的頭痛,療效比藥物止痛來得明顯和持久。
頸椎退化越來越年輕化
長時間低頭或頭部過分向前傾地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是導致年輕人頸椎退化的主因。過往頸椎毛病僅出現於經常使用電腦工作的上班族,但近年智能產品流行,學生機不離手,不時有輕微頸痛,令頸椎退化趨年輕化。
小朋友如發現有頸痛問題,應及早求醫,因為正處於骨骼生長時期,對日後發育時期影響更深遠。青少年在發育時期如有頸痛,家長也應留意情況,不要以為吃止痛藥便可以解決,青少年時期的頸痛會影響日後的身高發展,最好請教醫師,及早解決頸痛情況。
頸椎自我檢測 - 如何知道自己有否頸椎錯位
除了透過X光的檢驗,得知是否頸椎錯位、頸椎退化,也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良好正確的姿勢是指整條脊骨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站立時,從側面看,由耳朵、肩膀到髖關節可呈一直線;如果頸椎退化,頸椎位置會向前傾。
另一個初步檢查頸痛及頸椎的方法是,先抬頭,眼睛向上望,如果頸背感到痛楚或有骨凸出,宜就醫作詳細檢查。
頸痛的成因
1.急性創傷引致頸痛
車禍或運動創傷很多時會對頸椎造成馬鞭式創傷,即頸部過度屈伸損傷。當患者的背部受到突然而猛力的撞擊時其頭部和頸部會先往後仰然後再向前衝。時間之短和力度之強會在迅間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所引發的症狀包括:頸部疼痛、並可能牽連至上背或腰部,以及手掌或手指麻痹等。馬鞭式創傷程度分級可由輕微疼痛和肌肉僵硬、以致骨折、關節脫位,甚至傷及脊髓神經。
其他突發性頸痛往往是沒有明顯因由的。其中一個常見情况是患者起床後出現頸部僵硬,這種情況亦稱為斜頸。斜頸的成因是睡姿不正確令頸部肌肉痙攣引發抽痛和發炎,嚴重影響頸部的活動幅度。一般需三至五天時間自行復元,但約經常出現斜頸的現象,則需看醫生作詳細診斷。
2.慢性或重覆性勞損導致頸痛
慢性頸痛通常是由長期肌肉緊張所致,原因包括久坐不動、工作姿勢不良、血液循環不足或缺乏運動等。上背和肩頸位置的肌肉緊張不但會引起肌肉疼痛,更會改變頸椎的弧度和限制脊椎關節的活動。經年累月,異常的關節活動機制會增加關節的損耗,導致椎間盤突出及骨關節炎等症狀,甚至會引起神經根發炎或受到壓迫,出現慢性頸痛。
由頸部肌肉緊張而引發的緊縮性頭痛及頸痛亦相當普遍,原因是頸部肌肉過度繃緊而產生肌肉壓痛點,其痛楚區域或牽連至頭部一帶,令人感覺頭部疼痛及頸痛。
頸椎疼痛或頸痛已成為都市常見疾病一種,頸椎痛患者應盡早尋求治療,切勿自行服用藥物當作頸痛治療方法。相反,真正能舒緩頸痛是透過適當的生活方式及配合專業的頸椎痛治療。有效治療頸痛/頸椎痛的方案包括物理治療或看中醫。
檢測頸痛的方法1:5個頸痛先兆
接下來的5個頸痛先兆,如果中了其中1點,很有可能代表你的頸關節負擔過重,需要及早正視問題。
- 坐著時,下巴習慣向前突出。
- 脖子轉向到特定角度時,會感到痛楚。
- 當脖子傾斜、轉動的時候,關節會發出「咯咯」聲響。
- 發現常使用的枕頭變得不好睡了,早上醒來後會感到肩頸痠痛。
- 照X光的時候,意外發現頸椎呈一直線,頸關節之間沒有空隙。
檢測頸痛的方法2:牆壁測試
透過上下左右移動頸部,或者是改變頸部的位置,確認頸部關節活動是否正常,有沒有被限制。
步驟1. 面向牆壁
步驟2. 臉朝向右邊,將下巴與左臉頰貼在牆上,再將兩肩貼到牆上。
步驟3. 若頸關節有問題,當兩肩貼上牆壁時,脖子會有疼痛和不適感覺,令肩膀不自覺上揚。
步驟4. 換另一邊做做看。
五十肩或肩周炎漸漸年輕化
五十肩一直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痛症,不過間中也有年輕人患上五十肩的情況出現。肩膀痛、肩關節僵硬或肩周炎是常見的都市人「小病痛」,雖然稍加按摩或配合運動便可以舒緩肩關節痛楚,但如果長期沒有理會肩膀健康,就有可能引發肩周炎,亦即是我們常見的五十肩。輕微的五十肩症狀可以透過中醫針灸、物理治療、復健運動等得到改善,但嚴重的五十肩則有機會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五十肩只是坊間一般的俗稱,正確的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又叫作肩周炎,另外因為患有五十肩的人士,他們的肩膀會猶如冰凍了一樣難以活動,所以五十肩又會被稱作「冷凍肩」。
肩周炎的影響
患上五十肩的人士,肩關節會難以順暢活動,最常見的就是手臂無法舉高至超過肩膀,以及不能外旋,甚至不能「向後拗」,這導致肩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就算是做家務、提取物件,或者是穿衣、梳頭等如此簡單的動作,五十肩患者也會難以完成。
五十肩的成因
想知道五十肩的成因,首先就要了解為什麼我們的肩膀可以順暢活動。肩膀只是一個部位的統稱,主要包括連接胸部以及手臂的身體位置,肩膀之所以可以轉動,是因為肩關節囊受到滑液的潤滑。
肩關節囊是一塊連接肩胛骨與肱骨的組織,需要有滑液的潤滑才能令肩關節自如地轉動,而五十肩的患者就是因為肩關節囊內的滑液減少,出現發炎、纖維化等情況,令肩關節沒有足夠的潤滑,以致關節間有黏連的問題,繼而肩關節的活動能力就會大受影響,肩周炎的嚴重性不容忽視。
患上五十肩的患者最明顯的就是肩膀活動能力大不如前,包括活動幅度大為減少、肩關節不能順暢轉動等等,肩部膀就像是「冷凍」了一樣,難以活動,在晚上肩周炎所帶來的肩膀痛楚會更加頻繁、明顯。
五十肩 / 肩周炎的症狀
以下就列出了不同程度的五十肩會有哪些症狀,助患者詳細了解肩周炎。
1. 肩周炎的發炎期(Freeing Stage)
這是初期的五十肩,肩關節囊組織正在發炎,導致患者稍為移動肩膀的話也會出現強烈痛楚,手臂也難以舉高,而且肩膀的痛楚會不斷增加,肩膀疼痛的時間會持續大約6至9個月,然後進入下一個階段。
肩膀因發炎而感到疼痛及僵硬,疼痛感即使在休息時也不會消失,進而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在這階段中患者肩膀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而且通常在活動肩膀時會感到疼痛,此階段會持續2至9個月不等。
2. 肩周炎的僵硬期(Frozen Stage)
踏入僵硬期的五十肩症狀,因為肩關節囊的發炎情況逐漸減退,所以肩膀的痛楚會稍為減輕,不過肩膀會明顯越來越僵硬,而且越來越難以活動肩膀。患者的手臂舉高至某一個高度時會出現劇痛,有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穿衣、梳頭、煮飯、洗澡等基本生活動作也會受到限制。因為肩周炎而導致肩膀僵硬的情況大約會維持4至12個月。
此時期肩周炎受傷的組織以及關節囊的纖維開始沾黏。由於發炎合併沾黏,痛楚增加,而且肩部活動受到更大的限制。此時疼痛跟僵硬並存,日常活動受限,且肩部肌肉有萎縮的現象,此階段約持續4-12個月。
3. 肩周炎的恢復期(Thawing Stage)
這是五十肩的最後一個階段,隨著肩膀僵硬漸漸消失,患者的肩膀活動能力會慢慢回復正常,但如果要回復至五十肩病發之前的話,則大約需要6個月至2年的時間,並且持續進行治療,才能令肩膀的活動能力復原。
粘黏的情況獲得舒緩,炎症開始消退,肩膀漸漸恢復活動度。但若是未接受治療,可能無法完全恢復。肩周炎在此階段可能持續6至9個月的期間。
肩周炎的治療
患者可按醫生建議伸展和活動關節,例如手指爬牆運動,或使用輔助工具如肩部拉力器,慢慢改善肩部活動幅度。此外,使用護肩束能為肩膀提供支撐和保護,減輕不適並加速復原。針對疼痛方面,熱敷、紅外線或超聲波治療,都有助消炎和紓緩關節疼痛、僵硬。
肩周炎的患者若在患處的炎症較為嚴重,醫生會為患者注射皮質類固醇,加強消炎效果。坊間有種對肩周炎的錯解,以為消炎藥不宜多服用,以免因而失效。但若沒有消炎藥紓緩痛楚,肩周炎的患者又刻意減少關節活動量,炎症便會進入惡性循環,更難復原。
肩周炎的物理治療方法
除了以熱敷或冰敷減輕痛楚,肩周炎的患者亦可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訓練各類的手臂伸展動作,減輕肩周炎的復發,例如:
-
向外轉動伸展 - 站在門邊,提起受損手臂,呈90度觸碰門框,借力向外轉動身體
-
在胸腔水平,將手臂輕輕拉向另一側,手臂拉得越遠越好
肩周炎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嘗試過以上保守療法仍未能紓緩痛楚,可與醫生討論並考慮進行手術。另外,大多醫生會在「凝固期」向患者提出此建議。以下是兩種最常見的手術方法,而且通常會一併採用,以達致最佳治療效果:
關節矯正:拉鬆組織,並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
肩膀關節鏡(微創手術):利用鉛筆大小的儀器,從肩膀切開關節囊的緊繃部分。
手腳麻痺後果的嚴重性
你有試過手腳麻痺或刺痛使你如坐針氈嗎?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感到手腳麻痺和刺痛,手腳麻痺是一般大眾最常碰到的情況,並且通常是在沒有任何預警之下發生。因為手腳麻痺的成因有很多種,不同部位的不同疼痛,都是分屬不同情況的手腳麻痺症狀。每條脊椎神經內都包含觸覺神經線,其分支主要分佈於既定的身體部位,皮膚上的末梢神經接收到的訊息由觸覺神經線傳遞至大腦,而當其中一條神經線受到壓迫一段時間後,例如長時間的姿勢不良, 形成暫時持續並且沒有痛苦的刺痛和麻痺感。另外一方面,如果此偶發性與慢性的麻痺和刺痛長期出現在您的生活當中,那就要盡快尋找專科醫師針對手腳麻痺的病因盡快治療。
「麻」和「痺」都是不正常的觸覺現象。「麻」是形容皮膚完全失去觸覺或敏銳度下降,而「痺」則是在沒有任何外來剌激下,像有成千上萬隻螞蟻在皮膚上面行走,偶爾還會夾雜針剌的感覺。兩者都因供應皮膚的神經線受到干擾所致,就如電視天線接收不到訊號而畫面出現雪花影象一樣,手腳麻痺就此發生。 手腳麻痺的症狀可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困擾,並且成因眾多,因此必須正確分辨,以能針對性地作出治療。
手腳麻痺的症狀
頸部僵硬、上背緊繃、頭痛、手臂、手肘、手指痠痛無力、疼痛延至肩膀、上背、手臂、觸覺遲鈍、四肢無力、腰腿痛、肌力下降、腰部壓痛、脊椎活動受限、肢體感覺異常、坐骨神經痛、步行困難、雙腿無力、難以坐下、腳部感覺遲鈍。
手腳麻痺是個很粗略的描述,造成手腳麻或痺,亦或兩種症狀同時出現的原因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髓、周邊神經到肌肉,整個傳導過程中任何一個部位出問題,都可能出現手腳麻痺的症狀,如果病兆影響運動神經傳導路徑,患者會出現「痺」的無力感,若是影響感覺神經傳導路徑,則會出現「麻」的感覺異常。
手腳麻痺合併症狀 透露病因
患者若因為腦部病變導致手腳麻痺,由於腦部掌管各式各樣的功能,因此可能伴隨意識變化、認知功能異常,視覺異常(如複視,視野缺損等),臉歪嘴斜、語言障礙、走路不穩,嚴重的頭痛及頭暈等症狀,且手腳麻痺的表現一出現通常是持續且顯而易見的,常見的原因包括腦中風或是腦部腫瘤等。此外,病毒或病毒性的感染,例如腸病毒,泡疹病毒或肺結核菌等,也可能影響中樞神經,除了手腳無力外,還可能出現發燒等感染的症狀。
若是脊髓病變引起的手腳麻痺則易伴隨有解尿和解便困難。由於脊髓本身的管徑小,通常麻與痺會同時出現。造成的原因包括退化性骨刺、椎間盤突出或是腫瘤造成的壓迫,脊髓發炎、維生素B12缺乏或是感染等。
周邊神經的損傷可以分成局部或是全身的周邊神經病變。腕隧道症候群可說是最常引起手麻的問題。長期使用鍵盤或滑鼠、家庭主婦長期煮菜拿鍋子、長時間手握方向盤的司機,都容易因姿勢壓迫手腕的正中神經,造成腕隧道症狀群,患者會出現手麻與無力,且以前三指麻的症狀最明顯。
除了壓迫正中神經外,有些患者喜歡用手肘撐著頭,手肘的尺神經長期被壓迫,也會造成手麻與無力。不同於腕隧道症狀群,尺神經受損的手麻以後二指為主。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壓迫,初期手麻痺的症狀常出現在剛睡醒的時候或是睡到一半因為手麻而醒過來。
至於全身的周邊神經病變的特點是神經越長越容易出問題。腰椎到足部是人體最長的周邊神經,因此患者常從足部開始出現麻的感覺,且常常是對稱性的發生,亦即雙腳都會出現症狀。周邊神經病變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其他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原因還包括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癌症或者治療癌症的化學藥物或者各樣的內分泌疾病等問題。
手腳麻痺的成因
1. 脊椎關節退化
椎間盤突出、骨刺等有可能令脊椎神經根發炎、受壓而引發疼痛或麻痺感。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刺等會引致手臂或手指麻痺,而腰椎部份出現這些問題,便會引致腿部或腳指麻痺。所涉及的範圍亦會因應受影響的神經根而有所不同。常見的如第6節頸椎神經根受壓會令手的上臂、前臂至拇指麻痺,而第5節腰椎神經根受壓則會令大腿、小腿以至足部的外側至尾指麻痺。除了麻痺之外,嚴重的更會引起劇痛或肌肉乏力。
2. 神經缺血
觸覺神經缺乏足夠的血液循環時,其覆蓋的範圍會慢慢變得麻目了;而當血液循環逐漸恢復過來時,便會有强烈的痺、針刺感。相信大家都曾試過因長時間壓着手腳後而出現這個情况。幸好這些異常的觸覺反應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一切功能又回復正常。但若是因長期姿勢不正確,肌肉過度緊張及勞損,便有可能導致末梢神經的供血不足而出現隅發性的麻痺。
3. 系統性疾病、藥物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或一些會影響微循環的藥物等,都有可能引致不同程度的、持續性的麻痺。
若是肌肉出問題,通常是單純的出現無力感。症狀的出現是對稱性,以近端的肌肉為主,亦即上臂比前臂的症狀早出現也較為嚴重,大腿的症狀也比小腿明顯。可能造成肌肉問題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肌肉異常、發炎、藥物影響,或是有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的問題。
很多人擔心手腳麻痺是中風或是糖尿病的前兆,其實大部分的手腳麻痺都是良性的,但很明確的手腳麻痺常常是中風或是糖尿病的表現症狀之一。
除了大腦至肌肉這段路徑出現病兆導致的手腳麻痺外,有些則是因長時間處於某種特定姿勢,導致的手腳麻痺,這類患者通常只要調整姿勢即可改善,但若症狀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改善,甚至症狀有加重的情形,就必須就診,可考慮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協助。
經詳細檢查和診斷後,如屬脊科有關症狀而引致的麻痺,脊醫一般會採取以下的治療方案:
舒緩肌肉緊張 - 運用干擾電流治療、超聲波治療和軟組織按摩等均可有效地增加血液循環,放鬆長期過度緊張的肌肉。
恢復正常關節機理 - 脊醫會根據檢查結果,對錯位的關節進行矯正。若因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壓着神經根,可能施行脊椎牽引減壓治療
改善靈活性和肌力 - 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力量,是療程中重要的環節,並有助於避免舊患復發。脊醫會根據您的體格狀況,建議合適的伸展和強化性運動。
調節生活方式 - 脊醫會與您一起探討如何因應您的需要調節生活方式,包括改正工作姿勢等,助您達致最高的健康質素。
頭痛、頸痛、肩周炎/五十肩及手腳麻痺 - 常見問題
1. 什麼時候的頭痛該看醫生?
頭痛通常無害,過一段時間就可自行康復,但有些很嚴重的頭痛可能就是重病前兆,如腦瘤、中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就醫時請仔細描述自己的頭痛症狀,以找到適合的因應措施。
2 . 頭痛該如何診斷?
一開始會先做體檢、檢閱病史。請盡可能詳述頭痛的病史、種類、部位、時間、為期、是否出現其他症狀等等。若經常頭痛,記錄每天的症狀能讓醫生更精確地診斷。
3. 頭痛該如何治療?
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服用非處方藥,像緊張型頭痛,大多都可用止痛藥改善,如阿斯匹靈、萘普生、乙醯胺酚(泰諾Tylenol)、布洛芬(安舒疼Advil、莫痛寧Motrin)。使用這些非處方藥時切勿服用過量,因為一旦習慣依賴止痛藥,藥效一消失就會頭痛,進而形成反彈性頭痛,或止痛藥引發之頭痛,兩種非常難治的頭痛。
以下生活習慣調整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預防和舒緩頭痛:
靜坐、冥想、針灸、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放鬆訓練,如生物回饋(Biofeedback,一種教導病患如何應對疼痛與壓力的放鬆術)。
按摩和頸部的伸展,有助減輕頸痛。
4. 甚麼時候最容易患頭痛?
一般於下午、開會、放工、或考試後會特別容易感到頭痛,因為專注於工作或考試時,可使注意力分散,暫時忘記痛楚,但當身體回到比較放鬆的狀態時,頭痛的感覺及病徵會較明顯,更有機會延伸至頸痛。
5. 頭痛食止痛藥會否更快見效?
在初期出現頭痛時,一般市民都會自行購買成藥止痛,但止痛藥只有短期舒緩頭痛的功效,或越食越無效,不但沒有達到止痛的效果,更可能因頭痛影響睡眠,要服食安眠藥才能入睡。大部分市民都只是針對病徵作治療,卻忽略去找出導致頭痛的真正病因,不要以為吃止痛藥便能醫治頭痛及頸痛問題。
6. 頭痛何以得以舒緩?
要治療頭痛,最重要是找出引致頭痛的病因。在作診斷之前,脊骨物理治療師一般會先向病人作詳細的問診,例如疼痛的感覺、頭痛發病的時間、疼痛的頻密次數、致痛的因素及其他症狀如眼睛分泌物增加、畏光、閃電狀視像、嘔吐、暈眩等。
7. 何謂頸椎錯位? 或者頸痛?
頸椎錯位是指頸椎的椎間關節因不良姿勢所造成的頸部運動障礙。其主要原因是由頭部長期處於某個固定位置,引起部分肌肉痙攣,造成頸椎關節處於一個不正常的位置,好像關節脫臼一樣。長期姿勢不良,容易會導致頸椎錯位。而如果錯位的脊骨把神經線壓著,便會出現痛楚或頸痛,視乎錯位的部位,患者會於頸部,肩部或手臂感到疼痛,麻痺或者無力。
8. 怎樣造成頸椎錯位?
不良姿勢如彎腰寒背,對著電腦時頭部往前傾,令肌肉容易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而頭部重心往前移,令頸椎承受額外的壓力,令肌肉筋膜的負荷大大增加,加上情緒緊張,容易形成頸椎錯位而導致俗稱「肩頸痛」。所以當脊椎、關節或肌肉等出現不適,要小心留意,當不適情況持續數天,就應求醫。若突然出現手腳麻痺、針刺感覺等就應立即找專業人士診治。
9. 可以怎樣舒緩頸部疼痛?
急性和慢性頸痛的初步治療目標都是舒緩疼痛或減輕疼痛發作,藉此令肌肉放鬆,防止惡性循環。
恢復正常關節機理 - 脊醫會根據檢查結果,對錯位的頸椎關節進行矯正。視乎情况脊骨矯正可在首次或其後每次覆診時進行。
改善靈活性和肌力 - 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強化頸項的內部肌肉,是療程中重要的一環,並有助於避免再度受傷。脊醫會根據您的體格狀況,建議合適的伸展和強化性運動。
調節生活方式 - 運動、飲食、工作姿勢及睡眠等,對於頸痛的形成和預防都有重大的影響。 脊醫會與您一起探討如何因應您的需要調節生活方式,助您達致最高的健康質素。
實證支持脊科治療對頸痛的成效
無論從舒緩頸痛/頸椎痛或是成本效益角度,脊科治療對頸椎痛的療效均非常顯著。有研究發現,頸部矯正的療效更勝傳統醫療方案。
10. 出現頸痛時的症狀
一般來說,當出現頸痛時,常見的症狀就是頸部變得繃緊、身體容易疲倦和活動幅度減少。而且,當移動頸部,更有機會發出「咯咯」聲及出現麻痺等症狀。
11. 如何檢測頸痛?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相信大家對頸痛也有了基本的認識,不過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及早察覺,才能採取相應方法避免頸痛。
12. 甚麼是肩周炎/五十肩?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是一種描述慢性肩關節痛楚及僵硬的術語,是導致肩部僵硬和痛楚的常見病症,也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或肩部肌肉攣縮。它可以影響其中一邊的肩膊,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兩邊肩膊同時受影響。
當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膨脹並變硬,便會導致肩膊的活動範圍慢慢變得受限制。而當肩關節周圍的組織變得繃緊時,肩周炎就會發生 。
在大多數情況下,症狀往往會逐漸惡化。不適感會隨時間一直增加,而肩膊和手臂的活動範圍則一直減少,甚至完全失去活動能力的情况。
13. 五十肩有甚麼症狀?
很多人一聽到五十肩及肩周炎,就會認為患者只會有肩膀難以活動的問題,其實有關五十肩的症狀,在不同時期的五十肩也會有所分別。
14. 肩周炎/五十肩有甚麼成因?
創傷、受傷、心肌梗塞、身體上部手術;例如肩部手術、缺乏運動
不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士,會有較高風險患上肩周炎:
糖尿病、甲狀腺低下(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甲狀腺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柏金遜症、心臟疾病
基本上,肩膀變得不能活動或活動能力受到限制而患者不能夠移動自己的手臂。如果不認真處理這狀況,將會導致關節粘連至患者感到肩膀關節完全僵硬和不能活動,並且感到疼痛加劇。女性患有肩周炎的機會較男性多。
15. 肩周炎/五十肩可以怎樣治療?
肩周炎不經治療也可自行恢復,但需時一至兩年,期間亦要忍痛煎熬。為避免惡化,患者應及早尋求醫生檢查和治療。
16. 肩周炎/五十肩要怎樣預防?
以下生活習慣有助預防關節損傷:保持正確的活動姿勢、避免關節持續同一動作、避免提起重物,減輕關節負荷、適時休息,避免過分使用關節、定期運動,保持關節靈活。此外,建議老年人多穿有袖的衣服,覆蓋肩關節避免著涼和發炎。不過,任何年紀的人士都應定期運動,並保持良好的工作和活動姿勢,避免關節過早勞損,甚至影響生活。
17. 為什麼會經常覺得手腳麻痺?
很多痛症患者除了腰背等有疼痛感之前,手腳都出現麻痺情況,手腳麻痺原因有機會是因為你處於某一個固定姿勢太久,而出現局部性血液循環不佳的情況,例如長時間盆腳而坐或同一姿勢坐得太久時雙腳會有麻痺感覺,或午睡時伏在桌上之後手臂會有麻木的感覺,但如果休息過後手麻痺或腳麻痺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及減退,那麼你腳麻痹原因有機會是因為脊椎錯位令神經線受壓,嚴重者更有可能是椎間軟骨退化,要及早為手腳麻痺治療,以免情況惡化。
18. 如何診斷出手腳麻痺原因?
一般脊骨治療師會先透過你對痛症的詳細描述,再根據你的臨床症狀了解你的情況,如有需要會再安排你進行其他影像檢查,以了解脊椎的實際狀況。X光一般只可以顯示骨骼影像,例如脊骨錯位或骨折,但不能顯示神經線或其他軟組織的變異情況,如有懷疑是椎間盤而引起疼痛及麻痺,一般會為患者安排MRI檢查,此檢查除了可以顯示骨骼影像外,更可以詳細顯示神經線,脊髓及其他軟組織等,可以清楚檢視神經受壓的區域及程度,從而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
19. 手腳麻痺時可以馬上按摩嗎?
除了因姿勢不良而導致的手腳麻痺外,絕大多數的手腳麻痺都是因為神經傳導路徑出現問題所致。按摩對於肌肉緊繃、酸痛或許有所助益,但對於改善手腳麻痺的助益並不大。
20. 手腳麻痺時熱敷有效嗎?
與按摩一樣,熱敷也許可以改善症狀,但無法解決引起手腳麻痺的病因。
21. 手腳麻痺應用何方法治理?
在使用處方消炎藥物之前,應該先進行適當的評估,以確定是否存在潛藏的病症。治療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是找出原因,並杜絕根源問題。治療神經病變的常用方法包括:
肌肉、骨骼或脊椎矯正
促進營養補充、處理自身免疫性疾病
脊骨矯正 - 能幫助關節恢復運動
干擾電流治療 - 促進血液流動、幫助放鬆肌肉及緩解疼痛
超聲波治療 - 能幫助減少炎症
針法治療 - 能幫助鬆弛肌肉及減少疼痛
衝擊波治療 - 能激發細胞再生及重組結構
運動治療 - 訓練肌肉以鞏固脊骨的正確姿勢
* 以上列舉的只供參考,實際手腳麻痺治療方法需經醫生診斷。